首页>任弼时

任弼时收藏

籍贯
湖南湘阴(今属汨罗)
类型
革命先辈

任弼时

简介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

1920年8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5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2年12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4年8月回到国内,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浙皖区委委员,参加编辑《中国青年》等,并任教于上海大学。1925年1月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任组织部主任。积极领导青年参加五卅爱国运动。7月任团中央总书记。10月任中共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委员。1926年10月赴莫斯科,出席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1927年4月返抵上海。1927年5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和瞿秋白、毛泽东等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同月,主持召开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继续任团中央总书记。国共合作破裂后,8月7日出席在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积极主张土地革命,在会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期间,与李维汉、罗登贤留在国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中共六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和1929年,先后两次被捕,受严刑折磨,坚贞不屈,均经组织营救出狱。1930年先后任中共长江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武汉市委书记。10月任苏区中央局委员、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次年4月到职)。1931年1月出席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3月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赴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长,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12月任苏区中央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及党校校长。1933年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湘赣军区政治委员。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8月奉命率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突围西征,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任中共中央代表、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0月底,到达贵州印江木黄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合(会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共同开创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军团政治委员、中共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35年11月和贺龙等率红二、红六军团突围长征,1936年6月底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7月,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以红二、红六军团及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任政治委员,和朱德、刘伯承等一起坚定地拥护已到陕北的中共中央,维护党的团结,同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作斗争,力促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1月任中国抗日红军前敌指挥部政治委员。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常委、秘书长,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和朱德、彭德怀等率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抗战。1938年3月,代表中共中央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系统地汇报中国抗战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阐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路线,取得了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1940年3月回国,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3年3月,同毛泽东、刘少奇组成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前后,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并受中央委托主持《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转战陕北,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制定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纠正土地改革工作中的偏差。1949年初,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举为团中央名誉主席。11月赴苏联就医。1950年5月回国,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任弼时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