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团结救国,我辈弟兄不可后人

团结救国,我辈弟兄不可后人收藏

致毛炳文

贺龙

1937年1月5日

炳文军长吾兄勋鉴: 辰州把晤,缔结兰契,意见相投,俨如手足。孰意常德一别,竞十年睽违!思念故人,寸不得表达忧伤国势,意见未能交换,苦矣!兹者日寇进逼,国势危急,全国朝野莫不震动。吾辈弟兄以往固因政见不同分道扬镳,惟私人情谊想未必因之有所稍移,而今正急须全国一致,团结救国,于我辈弟兄自尤当急起,不可后人!“国内和平,停止内战,联合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成立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抵抗日寇,挽救危亡”,为吾党、苏维埃与红军始终贯彻之坚决主张,亦为全国人民、党派与军队之迫切要求。因此而有汉卿、虎臣将军西安兵谏之举。事变之经过既使蒋先生一悟过去“攘外必先安内”之错误政策,更毅然接受西安之六项要求,吾人惟望从此内战结束,举国一致共谋救亡图存之失计。惟蒋先生于旋返南京后,是否立即履行其在西安之诺言,不再负国人之愿望,一方固决定于蒋先生之“言必信,行必果”,同时吾兄及南京各爱国领袖、将领之积极“拥护和平实现抗日”,督促与帮助蒋先生下最后之抗日决心,实有决定意义。且夫日寇今后分裂中国抗日力量之伎俩必然继续加紧,亲日派之挑拨离间亦必无微不至,欲谋国内之和平团结,共抗暴日,惟有以迅雷手段驱逐南京及各地之亲日派,才能成功。击兹中流,端赖和衷共济,当机立断,惟望吾兄与诸爱国将领共图之!寇深势危,吾辈弟兄正当为民族国家奋斗到底,实望能在民族反日战争火线上得以兄弟重逢。临颖袂驰,不尽欲言,立候示复,并望派代表前来面商一切。 专此敬叩 勋安! 弟 贺龙 一月五日

书信解析

立德、维周、杜衡诸故友好均此致意。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暂时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使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出现了新的形势。这时,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贺龙给毛炳文的信就是在这种局势下写的。该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毛炳文当时任国民党第三十七军军长,部队驻甘肃陇西一带,如能争取毛炳文走向抗日,对我军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是有利的;二是想通过毛炳文等给蒋介石施压或做工作,使其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封信表现了贺龙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坚决贯彻执行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