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邓小平

邓小平收藏

籍贯
四川广安
类型
革命先辈

邓小平

简介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1927年春回国后,被派往西安冯玉祥部队从事政治工作。7月,改名邓小平。8月7日在武汉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1928年到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右江、左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委兼前委书记。1931年夏,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年底任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和师长刘伯承率部在华北敌后创建了太行等抗日根据地。1942年9月兼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代理中共北方局书记,并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委,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7年6月30日与刘伯承率主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担任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书记,同这两个野战军的领导一起,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和刘伯承率部进军大西南,参加领导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工作。在此期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1952年7月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长,还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4月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总书记。1959年任中央军委常委。1956年至1963年,多次赴莫斯科同苏共领导人进行谈判,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失去一切领导职务,受到错误批判和不公正待遇。1969年,被疏散到江西。1973年3月,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4年4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在会上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但遭到“四人帮”的诬陷,1976年4月又被撤销一切职务。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他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他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对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由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这次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顾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9年11月,他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92年初视察中国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问题。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这一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把它规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邓小平文选》(三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