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沿河县城红军渡广场

沿河县城红军渡广场收藏

省/市/区
贵州省/ 铜仁地区/ 沿河县
历史情况说明
位于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乌江红军渡西岸,广场范围:东风码头南端防洪堤沿乌江上至原丁字口,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 1934年5月,红三军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等的率领下,从彭水西... 展开
保护级别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使用单位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遗址用途
开放参观
结论
调查情况属实
地址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乌江西岸
类型
长征建筑
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 平方米
类别
纪念设施
人为环境情况
广场中央竖有红军雕塑;一部分为民国时期中山公园,其它文物还有土司衙署、东岸明清街道、唐吕岩题“观音岩”石刻等。
自然环境情况
位于红军渡西岸,江中有石洲景观,可观白鹤舞门等景点。
形成时间
39722.0

摘要

位于沿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乌江红军渡西岸,广场范围:东风码头南端防洪堤沿乌江上至原丁字口,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 1934年5月,红三军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等的率领下,从彭水西渡乌江进入后坪县(现属沿河县),准备择机进取沿河县城。沿河驻军探知红军意图后,立即退守沿河县城。31日,红三军与西岸守敌接触,彭镇璞部逃往东岸外。当晚,沿河东岸黔军与川军发生内讧,川军旅长刘国辉被杀,其部下被缴械,然后彭镇璞于深夜两点率部逃走,红军顺利占领沿河全城。6月1日,县城四十余名船工用二十余只木船帮助红军渡过乌江,占领沿河全城。红三军占领沿河县城后,在20天内先挥师东南,攻克沿河沙子、大龙、晓景、南腰界(今属酉阳),酉阳唐家溪、松桃麻场,印江刀坝、合水、沙子坡等地,再回师西北攻占印江四坳口,沿河枫香溪(今德江县)、铅厂坝等地,行程250余公里,开辟了纵横100公里的势力范围,为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黔东革命跟距地建立后,红军常派侦查员在沿河县城活动,经常穿梭于东西两岸,购卖物品。红军部队也多次由沿河渡口渡江,开展沿河西岸的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的进。1934年10月12日,红军第三次攻打沿河县城,一部分红军由县城渡江歼灭黔军杨畅时部,救出交通员傅怀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群众强烈要求在贺龙元帅曾指挥红军抢渡乌江之地建一纪念碑,昭彰英烈,供人瞻仰。1979年6月1日是红军入沿四十五周年,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县城渡口命名为“红军渡”,在县城东岸观音岩竖立“红军渡纪念碑”。 纪念碑由三部分组成:底座石,两边有4步石梯上座台;底面与座底间为工字形,其上“红军渡”三字阴刻苍劲有力;座石上为纪念碑,宽1.2米,高2.17米,厚0.19米,上方正中凸刻五角星,三方边角刻卷草图案,右写“红军渡纪念碑”几个字,字碗口大,碑文竖排。中央和省电视台曾多次拍摄红军渡口、纪念碑;原黔东独立师政委段苏权,沿河籍老红军郭占英等先后前往瞻仰。 由于乌江水电开发,2005年,乌江彭水电站修建,原红军渡码头的所有设备将被淹没,红军渡纪念碑也因修建河东防洪堤而被埋没。于是在修建河西防洪堤时在原码头处修建红军渡广场,并在中央塑立汉白玉红军渡江雕塑,10月18日落成。雕塑高10余米,长12米,整座雕塑由汉白玉大理石雕成。底坐前刻“红军渡”三字行书,两面为红军渡江浮雕,后面刻有红军渡江及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的说明。底坐的的上方是一艘渡船,高与底坐相当,船上塑6名红军战士及1名渡江船工。前面两位红军战士伏在船头,两人配合着架起一挺机枪向前方描准;中间两位半蹲在船中,一个眼睛注视着水中,似乎若有所思,另一位脸朝测面,双手抱着步枪,脸上的情形比较怪异;后面两位是站着的,身体向前马步倾着,左边的一位高振右臂,指着前方,脸朝后面,张着嘴巴,似乎在呼喊着后面船上的战士往前冲,另一位目视前方,右手紧握着手枪;船工手拿着摇柄,正用力地划水。 在雕塑的周围有喷水池,有彩光灯设置,每到晚上,当喷水和光注打开时,蔚为壮观。附近社区的居民每到晚上,都要到广场随着音乐声跳起土家摆手舞,早上有音乐爱好者在广场组织唱革命歌曲、土家山歌。 在广场以北有电视大屏和纪念亭。纪念亭为两层,每层五柱,直径 米,高 米。 1982年,县人民政府将红军渡纪念碑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渡广场雕塑碑文 一九三四年五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红二军团)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等率领下,由彭水入黔攻占沿河县城东岸。六月一日,县城四十余名船工用二十余只木船帮助红军强渡乌江,六月十九日在枫香溪召开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决定开辟黔东革命根据地。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在沿河铅厂坝张家祠堂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了云贵高云上第一个红色政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以土地湾为中心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包括沿河、德江、印江、松桃、酉阳、秀山等县,建立了十七个区革命委员会和一百多个乡苏维埃政府,组建了五个独立团以及各区乡游击大队,收编“神兵”并发展为黔东独立师,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红三军在沿河活动长达半年之久,三千沿河儿女参加红军,壮大了红军队伍,为红二、六军团会师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策应了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为纪念红三军在此渡江,永远铭记其光辉业绩,特立雕塑世代传颂。 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00八年十月十八日 红军渡纪念碑文 一九三四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关向应等同志率领下,于五月十日从四川彭水西渡乌江入黔,三十一日攻占沿河城西,击溃了贵州军阀蒋丕绪师之傅恒中旅彭正朴团。六月一日,在此渡口抢渡乌江,浩荡大军用木船二十余只过江一整天。当时为红军渡江的船工四十多人。渡江时,河东人民在东岸码头敲锣打鼓、放起鞭炮欢迎红军。六月十九日,在沿河县第五区枫香溪立即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决定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黔东特区苏区。七月二十一、二十二两日在铅厂张家祠堂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以白石溪、土地湾、铅厂坝、谯家铺为中心,包括贵州沿河、德江、印江、松桃及四川省酉阳秀山等县部分地区的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创建了我省最早的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广大人民群众为纪念红三军进入黔东的第一个沿河乌江渡口,故将此渡口命名为“红军渡”。特此铭碑,永远纪念。 沿河县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九年六月一日